5月16日,魅族宣布发布全新的flyme aios、ai手机等跨端系统和产品,布局多终端、全场景、沉浸式的ai融合生态;而近期,联想也将ai技术从pc向手机落地,旗下摩托罗拉推出了联想系首台ai手机;此外,华为则宣布最新的鸿蒙4.2与盘古大模型加速覆盖主流终端。据了解,本月oppo、荣耀与iqoo等厂商还将在ai手机上有新动作。
“在ai浪潮之下,全球主要手机厂商投身ai是大势所趋,国内企业正在围绕ai加速提升算力、多模态能力,实现ai在系统、终端等的全渗透,深度整合及创新消费级c端应用。这也意味着手机的ai之争不再是集中在端侧模型等的局部竞争,而是全生态之争。”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副秘书长宋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“ai之争”进入新阶段
“ai之争”正加速从手机的高端市场向中端市场蔓延。在新的谋局中,头部手机厂商将ai能力与自研操作系统等融合,也推动手机“ai之争”从底座、终端进入全生态竞争的新阶段。
随着各家纷纷发布ai新品和扩大ai布局,新一轮中端手机的“ai之争”正在拉开序幕。
此次魅族方面表示,新发布的魅族21 note手机ai性能提升335%,融入虹软图像算法,屏幕触控融合ai算法,算力提升了50%。同时,魅族在该款手机首次使用超级上行技术,让5g网络提速,成为华为之后第二家介入该技术的厂商。这是魅族宣布all in ai战略后,ai在其全生态的一次大规模落地。
oppo和iqoo手机新品比拼重点也将聚焦ai能力。其中,oppo透露新机将引入全新的ai功能,在人工智能领域内大步跃进。值得关注的是,以上厂商新机均定位中端。
今年以来,伴随着chatgpt掀起的大模型竞赛愈演愈烈,各手机厂商不约而同地将竞技焦点转向ai大模型等,纷纷在ai对系统、终端等的全面渗透上下功夫,强调操作系统与大模型的协作能力,并将ai和5g-a等新技术与手机融合。
例如,此次,魅族全新操作系统flyme aios在大模型上,新增任务剧本和任务机器人两大系统ai原生能力,从而联合调动多终端设备,实现手机、车、家无界生态。公司宣布ai正式全面进入系统生产力新阶段。
华为也将盘古大模型与鸿蒙操作系统共同视为生态底座,向终端全面渗透。荣耀则将自家操作系统魔法os的新内核定义为“平台级ai”,并加快大模型在平台级ai的全面加持。
“ai手机将成为集通信、计算、感知于一体的智能终端。手机厂商建立手机、汽车、智能家居等万物互联的ai体系,最难的是形成完整的系统整合能力。”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高级工程师盛乐标对记者表示。
产业链联合破局
“国产头部手机厂商正在加速投身ai底层系统和全生态软硬件独立研发进程。未来,缺乏独立自研操作系统和有竞争力的本地化agi大模型的厂商,将在数据安全、创新能力等方面受到限制。手机厂商要打造真正的ai手机,还有待移动端芯片和硬件架构的持续突破。”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、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认为。
面对ai落地在算力、芯片等环节的难点,手机厂商与产业链也在联合破局,多家上市公司成为主要力量。
据了解,方邦股份表示,ai手机对电磁屏蔽膜提出了新的需求,公司与华为、小米等厂商加速创新。诚迈科技称,其参与推进荣耀魔法大模型研发测试。美格智能自研的高算力ai模组应用于智能终端。希荻微则研发出全球领先的高性能芯片,为ai手机等设备长续航加持。
宋嘉认为,产业链企业在芯片、模型、应用等领域开展跨界合作将是行业趋势,从而开启行业全新的创新周期。